火王点燃“智能之火”,“深圳研发+中山智造”呈现新图景
2025-08-22 08:57:49

8 月 18 日,中山三角工业区的火王智能厨电展厅内,工作人员轻触智能灶屏幕,“油酥花生米模式” 随即启动,锅底温度稳定在 175℃,油烟值锁定 0.1mg/m³。这家从深圳萌芽、在中山壮大的企业,正让 “智能之火” 越燃越旺。

火王总经理杨光介绍,车间智能看板实时显示供应链数据:小榄的五金件、东凤的玻璃面板、火炬区的传感器……30 公里内可配齐智能灶所有组件。“深圳研发 + 中山智造” 的协作模式,加速了数字化智能控制技术落地。深圳团队攻克的 “火焰数字化” 技术,将火势精准分为 15 档;中山基地则凭借成熟模具开发能力,推动实验室成果量产。数据显示,企业产品迭代周期缩短 40%,今年销售额逆势增长超 10%,智能化产品占比超 60%。



“这不是功能叠加,是对厨房逻辑的重构。”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专家鉴定委员会主任、重庆大学教授彭世尼评价道。防忘关火自动保护、远程控火等 12 项智能功能,推动传统灶具升级。

1992 年,深圳宝安厂房里,第一台火王旋火灶燃起螺旋火焰。1996 年,这个带着特区基因的品牌以单品亿元销售额领跑萌芽期的厨电市场。2013 年,火王将制造基地迁至中山三角工业区。“看中的是这里从五金冲压到整机装配的完整链条。” 杨光说,中山 2000 多家厨具配套企业构成的 “产业热带雨林”,将模具开发周期从 45 天压缩至 20 天,制造成本降低 18%。

这份底气支撑火王 2015 年启动智能转型,2018 年推出行业首款触屏灶,掀起 “厨电界的智能手机革命”,终结旋钮操控时代。33 年深耕 “控火” 技术,企业已获 300 多项专利(含 92 项发明专利),构建起覆盖智能灶、烟机、热水器等十大品类的智能生态。



杨光表示,深中通道通车后,深圳研发人员可便捷往返中山指导生产;紧急物料经 “深中组合港” 通关,当天即可上线。

“中山的产业链像精密齿轮,深圳的创新力像强劲马达,咬合在一起就能迸发大能量。” 杨光望向深中通道方向,那里货车正载着火王产品驶向全国。不久前,火王智能灶获 “技术国际领先” 鉴定,恰是最佳注脚:当深圳创新基因遇上中山产业根基,燃起的不仅是厨房火焰,更是大湾区产业延伸的无限可能。

本文转自2025年8月19日 中山+,记者:柯颂   摄影:文波